在巫山县委社工部的指导下,随着“三区”计划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福田镇松柏村深入开展,社工通过专业的技能和方法,为松柏村老人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,帮助他们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和动力。
“奶奶,看这里,点一下这个小加号,在选择视频通话选项就可以给后人打视频电话啦!”在福田镇松柏村的村委会活动室里,几位老人正兴致勃勃地举着手机,跟着社工学习如何用微信接打视频,及安装卸载软件。这一幕,是三峡社工开展的“智能机学习”小组的生动缩影。
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微信视频通话、抖音短视频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然而,对于许多乡村老人来说,这些功能却像一道无形的“数字鸿沟”,让他们与子女、与社会渐行渐远。
为此,三峡社工在松柏村开设了智能手机学习小组,帮助老人们掌握微信、抖音等常用功能,邀请他们一起拍摄短视频,记录乡村生活。
课堂纪实:从“不敢碰”到“主动拍”
“以前接视频都是孩子打过来,我只会按绿色键,现在我也能主动打给他们了!”80岁的谭奶奶拿着手机,兴奋地向社工展示她刚学会的微信视频通话功能。
为了让老人们更好地掌握技能,社工采用“一步一图”教学法,把每个操作步骤都放到放置在PPT上成为示意图,并反复演练。课程还特别设置了“实战环节”——邀请老人们分组拍摄一段劳动节视频。
老人心声:渴望融入数字时代
在课后交流中,许多老人坦言,智能机买来后一直“闲置”,因为没人教,自己也不敢乱点,生怕按错扣钱或者被骗钱。社工发现,乡村老人对智能技术的需求远比想象中强烈——他们不仅想学会基本功能,更希望能像年轻人一样,用手机记录生活、获取信息、与远方亲人保持联系。
社工行动:耐心+创新,让科技适老化
“教老人和教年轻人完全不同,必须更慢、更细、更直观。”社工小李分享道。为此,小李专门邀请李奶奶进行细致教学:
“妹妹,我登录微信怎么登呀?”“我想要把我看的这个抖音分享给其他人怎么分享呀?”社工小李说:“看到他们成功登录上条微信,成功分享出抖音的那种成就感,让我觉得特别值得。”
社会思考:乡村数字鸿沟如何填补?
松柏村的活动折射出一个普遍现象: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,乡村老人正面临“技术边缘化”的困境。他们并非抗拒新事物,而是缺乏学习的渠道和耐心指导。
“科技应该是温暖的,而不是冰冷的。”松柏村村支书感慨道,“这次活动不仅教会老人用手机,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。”
当老人们第一次用微信给子女发送视频和自己拍摄的家乡视频,当他们在抖音上看到自己入镜的“乡村大片”时,智能技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,而成了连接亲情的纽带。
未来,三峡社工将继续探索“数字助老”新模式,让更多乡村老人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快乐,真正实现“老有所学,老有所乐”。